山(shan)東(dong)省防治環境污(wu)染設(she)施監督管理辦法
第一條 為加強防(fang)治(zhi)環(huan)境(jing)污染設施(shi)的監督管理,保障(zhang)其正(zheng)常(chang)運行(xing)(xing),改善環(huan)境(jing)質量,根(gen)據國家(jia)環(huan)境(jing)保護(hu)法律(lv)、法規(gui)的有關規(gui)定(ding),結合本(ben)省實(shi)際,制定(ding)本(ben)辦(ban)法。 第二條 本(ben)辦(ban)法適用于本(ben)省行(xing)(xing)政(zheng)區(qu)域(yu)內防(fang)治(zhi)環(huan)
2017/1/14 9:13:51
瀏覽次數:
第一(yi)條(tiao) 為加強防治環(huan)境(jing)(jing)(jing)污染(ran)設(she)施(shi)的監(jian)督管(guan)理,保障(zhang)其(qi)正常運行,改善(shan)環(huan)境(jing)(jing)(jing)質量,根(gen)據國家環(huan)境(jing)(jing)(jing)保護法律(lv)、法規(gui)的有(you)關規(gui)定,結合本(ben)省實際,制定本(ben)辦法。
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(yong)于(yu)本省(sheng)行政區域內防(fang)治環境污染設施的監督(du)管理。
第(di)三條 本辦法所稱(cheng)防(fang)治環境污(wu)染設施(shi)(以下簡稱(cheng)防(fang)治設施(shi)),是指排放污(wu)染物的(de)單位和(he)個人(ren)為防(fang)治在生產(chan)或(huo)者其他活動中產(chan)生的(de)污(wu)水、廢(fei)氣(qi)、粉(fen)塵(chen)、煙塵(chen)、惡(e)臭氣(qi)體、固體廢(fei)物、放射性物質(zhi)(zhi)、有害化(hua)學物質(zhi)(zhi)、噪聲、振(zhen)動、電磁(ci)波輻射等污(wu)染,而配套建設的(de)各種處理(處置(zhi))、凈(jing)化(hua)、控(kong)制設施(shi)(場所)。
第四條 城(cheng)(cheng)(cheng)市(shi)人民(min)政府應當(dang)將城(cheng)(cheng)(cheng)市(shi)污(wu)水集中處理設(she)施和城(cheng)(cheng)(cheng)市(shi)生活(huo)垃圾(ji)集中處理(處置)設(she)施納入(ru)城(cheng)(cheng)(cheng)市(shi)建設(she)規劃,并采取適當(dang)而有(you)效(xiao)的措施,保障其正(zheng)常運行。
第五條(tiao) 縣級以(yi)上人民政(zheng)府環境保護行(xing)(xing)政(zheng)主管(guan)部(bu)門(以(yi)下簡稱環境保護部(bu)門)對本行(xing)(xing)政(zheng)區域內的防治設(she)施實施統一監督(du)管(guan)理(li)。
第六(liu)條(tiao) 任何單位和個人(ren)都有(you)保護防(fang)治(zhi)設施的義務(wu),有(you)權對破壞防(fang)治(zhi)設施的單位和個人(ren)進行檢(jian)舉(ju)。
第七條 防治設施的(de)設計和實際(ji)處(chu)理能力必須與(yu)污染(ran)物排(pai)放(fang)量(liang)相適應(ying)。經處(chu)理排(pai)放(fang)的(de)污染(ran)物必須達到國家或者省規(gui)定的(de)排(pai)放(fang)標準,符合(he)污染(ran)物排(pai)放(fang)總量(liang)控制指標的(de)要(yao)求,并不得造成二(er)次污染(ran)。排(pai)污口應(ying)當安(an)裝自動監控裝置。
防治(zhi)(zhi)設(she)施(shi)(shi)的管(guan)理應當納入生(sheng)產(chan)管(guan)理和設(she)備管(guan)理體(ti)系,保障防治(zhi)(zhi)設(she)施(shi)(shi)的正常(chang)運(yun)行。防治(zhi)(zhi)設(she)施(shi)(shi)應當與(yu)產(chan)生(sheng)污染物相應的生(sheng)產(chan)和其他活動的設(she)施(shi)(shi)同時運(yun)行、同時維(wei)護保養。
第八條(tiao) 擁有防(fang)(fang)治設施的單位或者個人,應(ying)當向有管轄權的環境(jing)保護部門申報(bao)登記防(fang)(fang)治設施的類(lei)別、數量和(he)處理污染物的種類(lei)、數量、濃度、去向以及變更情(qing)況(kuang),對(dui)防(fang)(fang)治設施的運行和(he)使用(yong)情(qing)況(kuang)作詳細記錄,檢測處理效果,并(bing)根據環境(jing)保護部門的要(yao)求(qiu)定期報(bao)告運行和(he)使用(yong)情(qing)況(kuang)。
第九條 擁有(you)防治(zhi)設施(shi)的單位或者個(ge)人,應當有(you)合格的專職或者兼職的防治(zhi)設施(shi)管理和操(cao)作人員,并建立健全管理制度。
第十條 防(fang)治設施(shi)出現(xian)故障需要暫時停(ting)止(zhi)(zhi)使用的,必須采取措(cuo)施(shi)停(ting)止(zhi)(zhi)生產或者停(ting)止(zhi)(zhi)排(pai)放污染物(wu),及時搶修,排(pai)除(chu)故障,并在(zai)故障發生后的24小時內向有管轄權的環境保護部(bu)門報(bao)告。
防(fang)治設施(shi)恢復使用之前確實需(xu)要(yao)排(pai)放(fang)污(wu)(wu)染物的(de),必須報經環(huan)境(jing)保護部門(men)批準,并(bing)采取措施(shi)減少污(wu)(wu)染物排(pai)放(fang),通報可能(neng)受到污(wu)(wu)染的(de)單(dan)位或(huo)者(zhe)個人(ren)。未(wei)經批準排(pai)放(fang)污(wu)(wu)染物的(de),視為擅自閑置防(fang)治設施(shi)。
第十一條 防治設施(shi)不得擅自拆除(關閉)或(huo)者閑置。有下列情況(kuang)之一,確需拆除(關閉)或(huo)者閑置的,必須報經(jing)環境保護(hu)部門批準:
(一(yi))由于產品、生(sheng)產工(gong)藝或者設(she)備改變,原有(you)的防治(zhi)設(she)施不需要(yao)繼續使用的;
(二(er))防治設(she)施需要更新(xin)、更換、改造、擴容(rong)的。
第十(shi)二條 拆(chai)除(關閉(bi))或(huo)者閑置防治設(she)施的(de)申請報告(gao)應當(dang)載明如(ru)下內容:
(一)防治(zhi)設施(shi)的(de)基本情況;
(二)拆(chai)除(關閉)或者(zhe)閑(xian)置的主要(yao)原因;
(三)拆除(關閉)或(huo)者閑置后,排放污染(ran)物的(de)種類、數量、濃度(du)、去向和可能(neng)對環(huan)境產(chan)生(sheng)的(de)影響(xiang),計(ji)劃采取控制或(huo)者減少(shao)排放污染(ran)物的(de)措施(shi)及預期效果;
(四)重新(xin)安裝(zhuang)使(shi)用(yong)或者恢復使(shi)用(yong)的時間。
第十(shi)三條(tiao) 環境保護部門(men)對符合第十(shi)二條(tiao)規(gui)定的申請報告(gao)應當受理,并自(zi)接到申請報告(gao)之日起(qi)1個月內予以(yi)批復(fu)(fu);逾(yu)期未批復(fu)(fu)的,視為同(tong)意。
對不(bu)符合(he)規(gui)定(ding)的(de)申(shen)(shen)請(qing)(qing)報告(gao),應(ying)當自接(jie)到申(shen)(shen)請(qing)(qing)報告(gao)之日(ri)起(qi)10日(ri)內退回申(shen)(shen)請(qing)(qing)單位,申(shen)(shen)請(qing)(qing)單位應(ying)當在接(jie)到退回的(de)申(shen)(shen)請(qing)(qing)報告(gao)之日(ri)起(qi)10日(ri)內補正;逾期(qi)不(bu)補正的(de),視(shi)為未申(shen)(shen)請(qing)(qing)。
第(di)十四條 防治設施因檢修需(xu)要(yao)暫時停(ting)止使用的,應當報經(jing)有(you)管轄權的環境保護部門審批(pi)(pi)。環境保護部門應當自接(jie)到申請之日(ri)起5日(ri)內予以批(pi)(pi)復(fu);逾期(qi)未批(pi)(pi)復(fu)的,視(shi)為同意(yi)。
第(di)十五條(tiao) 環境保護部門應(ying)當對本行政區域內的防治設(she)施使(shi)用情況進(jin)行定(ding)(ding)期或者不定(ding)(ding)期的監督檢(jian)查。被檢(jian)查單(dan)位或者個人必須如實反映情況,提供有關資料,接受檢(jian)查。
第(di)十六條 放射性物質、有害化學物質防治設施的(de)管理按照國家有關(guan)規(gui)定(ding)執行。
第十七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(de),由環(huan)境保護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予以獎勵:
(一)對防(fang)治設施(shi)的工(gong)藝(yi)技術進行重大革新,具有國內同行業(ye)先進水平的;
(二)推(tui)廣新型防治(zhi)設施(shi),對減少排(pai)放污染物做出突(tu)出貢獻的;
(三)檢舉(ju)擁有防治(zhi)設(she)施的單位和個人違反(fan)本辦法(fa)規定,經調查屬實的。
獎勵(li)經費可(ke)在(zai)環境(jing)保(bao)護補助資(zi)金中列(lie)支(zhi)。
第十(shi)(shi)八(ba)條 違(wei)反本(ben)辦法第十(shi)(shi)條、第十(shi)(shi)一條規(gui)定(ding)(ding),擅自閑置或(huo)者拆除(關閉)防治設施(shi)的,由環境(jing)保(bao)護(hu)部門責令(ling)限期改正,并(bing)可(ke)按照(zhao)下列(lie)規(gui)定(ding)(ding)處(chu)以罰款:
(一)擅自閑(xian)置或(huo)者拆除(關閉)水(shui)污染防治設施的,處10萬元以下罰款;
(二)擅自閑(xian)置(zhi)或者拆除(關(guan)閉) 廢氣或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設施的,處5萬元以下(xia)罰款;
(三)擅(shan)自閑置(zhi)或(huo)者(zhe)拆(chai)除(關(guan)閉)噪(zao)聲污染(ran)防治(zhi)設施的,處3萬元以下(xia)罰款。
第十(shi)九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,拒(ju)絕環境保護部門(men)現場監督檢查(cha)、在監督檢查(cha)時弄虛作假或者拒(ju)報、謊報有關申報事項(xiang)的,由環境保護部門(men)責令限期改正,并根(gen)據情(qing)節(jie)處(chu)以(yi)1萬(wan)元以(yi)下罰款。
第二十條 因防(fang)治設施管理不當造成污染事故的,按照環境保護法律、法規(gui)的有關規(gui)定處罰。
第二(er)十一條 擅自拆除(關閉)或者閑(xian)置防治設(she)施(shi),造成(cheng)嚴重污染損害的,由有(you)管轄權的環(huan)境保護部門報(bao)經人民政府(fu)批(pi)準,責令停產治理。
第二(er)十二(er)條 環境保護部門及其執法(fa)(fa)人員玩忽職(zhi)守、濫用(yong)職(zhi)權、徇私舞弊,尚不構(gou)成犯(fan)罪的,根據情節依法(fa)(fa)給予行政處(chu)分;構(gou)成犯(fan)罪的,依法(fa)(fa)追究刑事責任。
第(di)二十三條 本辦法自2000年6月1日起施(shi)行。